名师风采

名师风采

【滨江育人故事】胡蝶 | 爱让金色向日葵尽情绽放
时间:2025-08-16 浏览次数:350次

微信图片_20250714100912.jpg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光亮。”育人如耕心田,需以耐心为犁,以温情为雨。当我在办公室掀开小A衣袖的瞬间,血色划痕刺入眼帘,而我深知,唯有拨开伤痕的迷雾,才能看见一颗亟待浇灌的种子——那是教育的契机,亦是生命重生的起点。

血色划痕晕开故事的开头 

2022年深秋十月,小A来我班已逾月余。她的脸庞始终藏在稍卷的长刘海后,如阴云蔽日的剪影,仅余四分之一的面容若隐若现。她鲜少言语,不与同学争执,课堂上亦不见她举手发言。老师们对她的印象止步于“老实本分”,再难寻得更多注解。直到某日课间,班长神色惶急地递来一把美工刀——那是例行检查时发现,静静躺在小A课桌深处的“秘密”。 怒火与惊诧交织成燎原之势: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女,竟将刀刃藏进教室!可转念一想,她为何如此?推开办公室的门,小A垂首而立。我凝视她机械地点头承认,却对“为何带刀”三缄其口。秋阳斜照窗棂,光影斑驳如碎镜,刺得人心焦躁。我决定沿用惯常的教育套路:斥责、训诫、通知家长……这套“流程”曾屡试不爽,几乎成了我手中万能的钥匙。 然而此刻,一个细节如暗流涌起——她不断下拉袖口,似要遮掩什么。或许是好奇驱使,又或是怒意催生,我猛然掀起她的衣袖。刹那间,一道道血色划痕如狰狞荆棘攀爬而上:凝痂处乌黑如死寂的焦土,新伤处殷红如带露的毒梅,触目惊心的斑驳纹路,刺痛了视觉,更震颤了灵魂。我的手不自觉颤抖,她的身躯亦如风中残叶簌簌轻抖。 “疼吗?”我轻声问。她摇头,睫毛垂成阴影。我蘸取碘伏为她擦拭伤口,喃喃自语:“血肉之躯怎可能不疼?父母见了该有多心疼……”话音未落,一滴泪珠坠在我掌心。抬眼望去,那张被刘海遮蔽已久的面容终于清晰——青春痘布满额头,黑眼圈深重如墨,肤色枯黄如秋叶,全然不像十三岁的少女。我忍不住拥她入怀,初时她僵硬如木,渐渐却颤抖着溃入无声的泣浪……

多方配合引导故事的走向

    伤痕背后,是破碎家庭的疮疤。父母离异后,继母竟是生母至亲,尴尬与怪异编织成无形的枷锁。妹妹降生后,爱意的天平彻底倾斜,她成了被“权衡利弊”后的“无奈选择”。一句“父母都不想要我”的流言,如寒刃刺入心脏,将她推进抑郁的深渊。 我拨通家长电话,将伤痕与伤痕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父母泣声道歉,坦言从未放弃爱意,却悔悟于疏忽之深。心理辅导室的老师为她筑起心灵驿站,数次疏导后,冰封的心河渐融春水。由于小A在班级度过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我要做的工作似乎才是最重要的。在我和她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她特别喜欢画画,于是我赠她DIY数字油画——向日葵的暖黄铺满画布,告诉她:“向日葵是追光者,纵使风雨摧折,也要将根系深扎,昂首迎向太阳。” 再后来学校黑板报比赛,她牵头设计,色彩与创意交织成荣誉;服装设计大赛,她以灵感为针,将青春缝制成华服,在“滨江之声”的舞台绽放光芒。颜料涂抹处,伤痕渐褪,自信如新芽破土。初三抉择时,她毅然踏上艺体之路,用画笔勾勒未来——那是伤痕化为翅膀,飞向斑斓天际的轨迹。

金色向日葵绽放在故事的结尾

故事的终章,如向日葵绽于烈日之下——原本与高中无缘的女孩,凭画笔叩开心仪学府的校门。父母以爱为养料,浇灌迟来的温暖。看!那个曾以血痕镌刻痛苦的小女孩,终让生命开出了金色的花,在阳光下炽烈昂扬。

微信图片_20250714100916.jpg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枯萎的枝桠引向春光。小A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未完成的画作,或许被阴霾涂抹,或许被裂痕分割,但请相信,爱与关怀是世上最神奇的颜料——它能消融伤痕,能重塑筋骨,能让血色荆棘蜕变成金色的向日葵。当我们将阳光洒向蒙尘的角落,那些曾被泪水浸透的灵魂,终会在某个清晨,绽放出照亮世界的璀璨光华。

图片

图片

学校运动场
图片

若水书屋
图片

心理成长中心
图片

创客中心
图片

化学实验室
图片

物理实验室
图片

录播教室
图片

校园电视台
图片

川剧文化长廊
图片

若水德育长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

成才热线(座机):0825-2319929

陈老师:15982533062

唐老师:13330642308

学校官网:www.sn2zbjxq.cn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