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春雨,润物无声;微风不燥,烟霞满天。在这缱绻如画的阳春三月,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语文组开展了系列语文学科课后服务素养活动
初三年级:“诗韵流芳,书签寄情” 图文/姚述燕
当跨越千年的诗行与当代学生的笔触相逢,那些沉睡在典籍里的平仄,定会被注入新的力量,如花般精彩绽放。2025年3月1日起,滨江校区初三年级开展了“诗韵流芳,书签寄情”古诗词书签设计大赛,学生们满怀热情,踊跃参赛,或个人,或小组,设计了各式各样的书签。
李白的月光停留在枫叶边缘,苏轼的旷达浸润于似锦繁花上,诗配画,画衬诗,偶然天成,浑然一体。
簪花小楷可做云帆,工笔细描自成山河,独具匠心,蕙质兰心。
苏东坡云:“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梅兰竹菊,君子气度。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
师生驻足,奇作共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少年潜力无限,即使是零星的优秀,也一定能拼凑出灿烂的星河。3月31日,初三语文组教师联合学校美术组潘蓉老师,经过细致斟酌,评选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十名;由全校师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奖”三名,由校领导亲自为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
诗韵流芳传百世,青春飞扬展风采,此次活动丰富了初三学子的校园生活,也是遂宁四中语文学科文化育人新方式的呈现,展核心素养,效果显著!
初二年级:“诗韵流芳,扇舞春秋” 图文/邓飞霞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我校于近日举办了“诗韵流芳,扇舞春秋”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们以古韵漆扇为媒,挥毫泼墨,将诗画艺术与手工创作相结合,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巧手制漆扇,古韵焕新彩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传统漆艺技法为基底,用天然颜料为素白扇面染就缤纷底色。或青绿山水,或朱砂点绛,每一把漆扇都在浸染间流淌出独特的东方韵味。有学生表示:“调色时水的流动让扇面形成自然纹路,仿佛藏着千年前的诗词故事。”
笔墨抒胸臆,扇上舞春秋
完成底色创作后,同学们再度提笔,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有的以楷书誊抄《蒹葭》,致敬书法经典;有的绘制写意花鸟,展现“一花一世界”的哲思;更有创新者将流行文化与国风元素融合,让传统扇面焕发青春活力。
佳作竞风华,文化共传承
学校初二语文组联合美术组教师们从“创意性、艺术性、文化内涵"等维度对作品进行评选,最终选出50幅优秀作品在全校进行,师生参与投票,热闹非凡。
后续得票较高的漆扇将被陈列于文化长廊,或作为班级文化作品放置在班上。
方寸扇面承载的是同学们对美的理解,更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生动见证。
六七年级:“经典咏流传 青春正发声” 图文/李妍姣
春意盎然,诗情激荡。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厚植学子家国情怀,遂宁四中六七年级于近日将语文学科素养月与春日研学活动深度融合,成功举办“经典咏流传,青春正发声”主题歌咏比赛。活动以诗词为媒、以音乐为桥,让经典在青春旋律中焕发新生,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激情碰撞。
比赛现场,九个班级依次登台,用多元艺术形式诠释经典诗词的永恒魅力。开场曲《知否》少女们轻吟浅唱,吟唱出李清照笔下“雨疏风骤”的婉约意境;《送别》则以纯净的童声将“一壶浊酒尽余欢”的离情别绪娓娓道来;《长歌行》以动感节奏诠释“少壮不努力”的警世箴言;《兰亭序》以清朗合唱演绎王羲之“俯仰一世”的生命哲思,将兰亭雅集的欢愉与对时光流转的慨叹凝练成如行云流水般的声韵。七年级二班与六班分别演绎的《明月几时有》各具巧思,而七年级三班的《使至塞上》凭借民族舞蹈与歌曲的完美融合惊艳全场,最终摘得桂冠。
当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文化传承便有了更青春的答案。本次活动以“行走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山水之间感悟诗词意境,在艺术创作中理解文化内涵。以春游载诗情,以歌声传文脉。遂宁四中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育人新路径,让经典诵读成为青春成长的底色,让文化自信在每一个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翰墨记录时代,诗韵托举文明,愿每一个浸润其中的滨江学子都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认同这些从时间长河里洗刷千遍万遍得以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文化自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遂宁四中(二中滨江校区)
成才热线(座机):0825-2319929
陈老师:15982533062
唐老师:13330642308
学校官网:www.sn2zbjxq.cn